有这样一支团队,开拓新领域、新思路,面对技术积累少、业务领域新等现实困难,思想上不惧挑战、迎难而上,行动上团结合作、不惧加班。今年5个月,近3000页项目方案,50余次内部讨论评审,80余次需求沟通、20余次线下对接,10多轮重要版本迭代,他们收获了竞标经验和业务知识,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,展现了敢打敢拼的意志品质。
不惧困难,积极应对
面对新的工业领域,团队缺乏业务积累和技术知识,系统深化方案压力较大,但是他们没有退却,更不敷衍,而是主动学习奋力攻关。
针对新领域业务不熟的问题,他们与项目组项目经理保持长时间、高频率的对接交流,不断明确项目定位和功能需求;他们在老员工的带领下积极参加改造项目调研,向相关单位和专家请教学习,持续增进业务理解和领域认识;他们根据已有认知,提前开展了原有控制思路的讨论和设计,据此加深对工作模式和业务流程的理解。
针对新技术知识欠缺的问题,主动学习,查阅上百篇相关论文,加深对专有名词、技术原理的认识;他们针对部分关键技术,多次开展模拟数据试验,保证技术可行性分析的准确性。
团队配合,薪火相传
技术支持事业部团队主体由2名资深指导和4名年轻员工组成。老员工沉着冷静、经验丰富,是团队的领航人;年轻人朝气蓬勃,充满激情和活力,是团队的发动机。基于领域新、技术新的项目特点,团队长期保持高频率的交流讨论,以保证团队的知识互补和认知同步加深。新员工冲劲足,肯钻研,能快速理解新技术,由于现在工业项目复杂,但存在竞标经验不足、总体设计能力有限、技术思路不明确等问题。在内部交流时,充分结合过往项目经验和技术积累,在关键问题上深挖细节,与年轻员工共同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。这种项目中平等交流的沟通环境,老带新的工作模式,为项目竞标产生了良性推动力,使业务、项目经验不断传承,更延续了能战斗、能攻关的大冲精神。
理念之“新”、创新之“变”
竞争择优,既是挑战,更是冲破固有思路、拓展新市场的机遇。面对诸多竞争强手,团队及时转变思想,认真学习研究相关实施项目,从技术、商务等各方面对标梳理、制定自身的项目投标择优方案,定期开展头脑风暴,以提升团队战斗力。通过多轮自我革命式的技术方案的优化,换来的是综合技术性能国内领先,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。
他们新老传承、团队协作,形成项目方案良性推动力,他们迎难而上、积极应对,尝试开拓新技术领域。“鹰击天风壮,鹏飞海浪春。”迎接新的挑战,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,在攻坚克难中创造新成绩,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,跑出大冲人的最好成绩!